宮殿煜
時光荏苒,歲月如歌。與《忻州日報》結緣,始起閱覽,為一忠實讀者;再于投稿,為一熱忱作者;現忠職責,為一奮斗行者。細數流年,感慨萬千,難言盡表。讀報和寫作其實就是接受教育、領悟思想、積累知識、升華境界的過程,而陪伴我一路成長進步的就有《忻州日報》這位啟蒙導師。她是我成長道路上的良師益友,為我指點迷津,讓我豁然開朗,促我激情澎湃。
一段情緣,如赴一場花事,馨香盈面。40年春華秋實,40載薪火相傳。從小報到大報、從黑白到彩色,從單一紙媒到如今的融媒體,一張張報紙串聯起許多難忘而動人的故事,見證時代風云,反映社會變遷。喜歡她,因為她是一本內容豐富的“百科全書”,可學到許多有用的知識;還因為她是家鄉的報紙,充滿了快樂溫馨的氣息;更因為她是成長的樂園,是眾多文學愛好者的精神家園。
晨曦微露,當第一縷曙光尚未出現,第一聲鳥鳴還未唱響,第一朵花蕾尚待綻放時……我已洗漱完畢,開始饒有興味地打開手機,閱覽品讀《忻州日報》,這成了我的生活常態。在牽腸掛肚的日子里,自然有我撰寫稿件,會不會被報紙選用刊載的原因在里面,自己想充分享受稿件見報時那種彩票中獎般的喜悅。還有一個原因,則是這份報紙是離我最近、我所在的城市的黨報,其權威性解讀、豐富內容,讓我心悅誠服。另有一個原因,是她充滿煙火氣息,其濃厚的人文情懷、帶有溫度的講述故事,都讓人欽佩。
相逢是首歌,相聚是份緣。過去資訊并不特別豐富的時候,一個地區的權威報紙,是人們獲取信息、了解時事、豐富閱歷、增長知識的主要途徑。作為一名老通訊員,我執著地寫,不停地投稿。2005年夏末一個傍晚,時任市領導冒雨到民政小區解決備受市民關注的“斷頭路”難題。我有感而發連夜奮筆疾書撰寫了題為《市長冒雨解難題》的新聞特寫,次日在《忻州日報》顯著位置刊發,受到了單位領導和同事們的認可,無形中增強了自己干好宣傳工作的信心,激發了我再接再厲寫出高質量稿件的干勁。
腳下沾有多少泥土,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。創作的艱辛、收獲與文學愛好交織在一起,生命里便多了幾分幸運和浪漫、感悟和思考。如果有一份報紙能夠代表忻州人的文化品位與精神追求,那一定是《忻州日報》。她及時傳播黨的聲音,反映基層民眾呼聲,有效發揮了橋梁和紐帶作用。讓我至今難忘的是,2004年8月,我隨市雙擁辦相關人員到駐忻某部慰問時,發現一位浙江籍戰士為了救助失學兒童,折舊處理了自己的新手機,激動之余我寫了一篇題為《愛,在這里延伸……》的小通訊,并第一時間投遞給《忻州日報》。第二天下午,我接到了一位素昧平生的編輯老師打來的電話,她對這篇稿件相關情況進行問詢,之后又鼓勵我多寫稿、寫好稿,繼續給報社投稿,誠惶誠恐中我特別感激,后來打交道多了,才結識了這位充滿才情的劉捷老師。
春華秋實,碩果累累。紙短情長,難訴衷腸。在《忻州日報》這個平臺,我的創作靈感如泉涌,寫作功力也有了突飛猛進的提升。我撰寫的《托起明天的太陽》《喜圓困難群眾的幸福夢》《軍民同譜連心曲》《特殊的愛獻給特別的你》等通訊稿件接連在《忻州日報》《山西日報》《中國社會報》頭版刊發,讓我欣喜萬分、信心倍增。20多年來,我一鼓作氣,先后在《忻州日報》《人民日報》《經濟日報》等權威報刊發稿6000余篇,多次獲得上級部門的表彰獎勵。2016年,我憑借優異的創作業績加入了山西省作家協會。
閑暇時,翻開散發著墨香的《忻州日報》,總是激情澎湃,感恩之情油然而生。這份報紙也是我周圍很多朋友的“老師”,小切口大格局,報紙里有生動鮮活的生活場景、身邊發生的有趣故事,令人產生共鳴、讓人凝聚共識。2020年10月,我的散文《每逢中秋憶母情》在《忻州日報·文化旅游周刊》發表后,好幾年沒見面的一位老領導專門打來電話與我交流,讓我有了自信的感覺。有很多次,我的同事、朋友看到我發表的稿件,還主動拍下照片微信發給我,其情其意,經年不忘。
以筆為犁千秋業,只在承前啟后中。辛苦伴著快樂,責任隨著使命,如今《忻州日報》依然和我的生活緊密相連。她是良師亦是益友,是我成長的階梯,更是我前行的向導。在今后的歲月里,我將繼續用文字淺吟低唱,在《忻州日報》的真情陪伴下踔厲奮發,讓愛的力量歷久而彌新,綿延不絕……
(責任編輯:梁艷)